欢迎光临!
网站首页>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初中心理张兰老师开设公开课——挫折教育之做自己的花匠

作者: 校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4:30:33 | 104次浏览

         2025年10月23日上午第四节课,心理张兰老师在七(9)班开设校级公开课,课题为《做自己的花匠》,将生态系统理论与积极心理学巧妙嫁接,带领七(9)班学生完成了一次“寻找资源、互助成长、学会求助”的心灵之旅。

image.png

         课堂开始张老师以“爱”自来开花作为暖场游戏,让同学们以“爱”字来组词,在两分钟的时间内,组词最多的同学获胜并且获得一份盲盒花种子。通过种植盲盒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做自己的花匠》,将学生作为自我关照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挖掘身边的资源、寻求帮助,为自己赋能。

image.png

         第二部分主题活动:小花养成手册中,张老师首先给大家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让同学们化身为小小花匠,分别为小花种子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肥料,让种子成为最美的花朵。在土壤阶段,张老师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在刚出生的阶段都得到了谁的照顾?引起同学们回忆从小到大受到的来自家庭成员的照顾。随着引导语,学生把回忆写进“土壤卡”:——“妈妈每天接送我上下学”;——“爸爸安慰考试失利的我”。张老师顺势点拨:“土壤不只是经济支持,更是情绪养分。当我们把这些故事说出来,根系就被看见了。

image.png

        进入“光照环节”,学生把各自经历的困难写下,小组成员依次给对方写下“我可以为你做的帮助”。张老师通过追问:“当你看到他人给你提供的帮助有何感受?”引导同学们感受同伴支持的力量。

image.png

         在肥料阶段,张老师要求学生主动分析遇到困难时需要什么帮助以及应该如何求助。张老师用‘培育花种’把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转化为学生可感、可说、可做的叙事任务,实现了‘知识—情感—行动’的闭环。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获得了吸纳资源的能力,拥有求助的勇气,随着虚拟花种被插进花盆,真实的成长资源也在孩子心里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