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网站首页>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小说视角品散文深意 探人性之光悟家国情怀 ——潘舒帆老师开设《藤野先生》公开课

作者: 校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5/10/20 9:14:44 | 8次浏览

          2025年10月16日下午第二节课,语文潘舒帆老师在八(4)班成功开设校级公开课,课题为经典课文《藤野先生》。本节课以创新的解读视角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在回忆性散文的字里行间探寻人物精神内核,感受人文与家国的深厚底蕴。

image.png

         课堂伊始,潘舒帆老师以 “小说解读视角下的回忆性散文” 为切入点,向学生们清晰阐释小说三要素 ——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随后抛出核心问题:“当用小说的眼光解读《藤野先生》,我们能发现哪些不一样的细节?” 这一新颖的导入方式瞬间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后续的深度解读奠定了基础。迅” 与 “青年求学时的鲁迅” 两个不同视角,通过圈画关键语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6389654862934570317681253.png         

         在课文解读环节,潘舒帆老师循着教学脉络逐步深入。针对 “人物塑造” 这一核心,引导学生辨析出文中 “中年回忆者鲁随后,结合小说情节结构,带领学生将文章梳理为 “相遇前的铺垫 — 与君初相识 — 与君渐相知 — 必要的离别” 四个部分,通过概括典型事件,帮助学生厘清文章叙事逻辑,感受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与无私关怀。在典型环境分析环节,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区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作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解读文本背后蕴含的社会现实与作者的家国情怀。

           image.png

         拓展延伸环节中,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探讨 “人性中的光” 在当下的体现,学生们踊跃分享身边坚守初心、乐于助人的榜样故事,实现了文学文本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联结。课程最后,老师布置了拓展作业,要求学生以 “我身边的‘藤野先生’” 为题写一段短文,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表达。此次《藤野先生》公开课,以创新的教学设计打通了小说与散文的解读壁垒,既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又引导学生在文本研读中感悟人文精神与家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