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网站首页>教学管理>>学科教研>>阅览文章
跟着熊猫去“出差”——初中地理刘雨菲老师开设公开课《世界的气候》

作者: 张学蓉 | 发布时间: 2024/12/12 10:48:45 | 156次浏览

2024年12月11日下午第二节课,初中地理刘雨菲老师在七(3)班开设校级公开课,课题为《4.4世界的气候》。

 800ac4f542d638ab7185352c3a86efb7.png

课堂开始老师以旅俄大熊猫的现状设置情境,对比大熊猫前往俄罗斯前后变化,思考是什么导致大熊猫在一年内体重飙升我国四川和俄罗斯莫斯科在地理位置上有何不同培养了学生思维。

c18d4dfd6fc97aa3f45e59892d6dab81.png 

随后将本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老师带领同学了解气候的概念,并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对比天气气候特征变化不大,为多年天气平均情况。

根据亚马孙平原气候特征引出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同时认识两个要素常年值的获取与更新通过回忆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提问气候的表述方式。之后以小组接龙的形式,回顾地区降水和气温特征的描述。在了解不同范围的气温和降水描述后,根据先气温析冷热后降水分干湿的顺序判读气候直方图归纳气候特征描述的方法。第二部分,老师先利用世界气候类型图让学生们认识11种气候类型并归纳其气候命名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气候类型主要以其所处温度带划分。在此之后将学生们分为11个气候小组引导学生从类型气温、降水植被景观等角度描述各气候类型情况。学生们积极响应,思维敏捷,课堂氛围浓烈。老师紧密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同时,认识气候的特征。

5e9b9b5f7a014d8ae56098abe99ac800.png 

气温降水构成气候不同的气候类型意味着不同的水气组合而气候的不同则会影响当地的植被类型和生产生活方式。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提醒学生培养综合思维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